黎川古城-新丰桥

示例1 示例2

黎川新丰桥是一座历史悠久、造型优美且富有文化底蕴的廊桥。我会为你简要介绍这座桥的概况、历史、建筑特色,并提供一些实用信息。

黎川.jpg

项目 内容

名称 黎川新丰桥

位置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日峰镇,横跨黎滩河支流熊村水与社苹水汇合处

建造年代 始建于宋明时期,原为木构便桥;明弘治九年(1496年)改建为石墩木梁廊桥

最新重建时间 1985年5月动工,1986年12月竣工

建筑类型 五墩六孔廊桥式结构

桥长与桥宽 长约89.6-98.6米(不同资料略有差异),宽约4.3米

主要结构 桥墩:花岗岩砌筑;桥身:钢筋混凝土梁架与廊屋立柱;桥顶:碧蓝琉璃瓦顶

保护级别 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

文化特色 桥中段亭宇悬有“远古青山无墨画,潺湲流水有声诗”楹联

lc.jpg

历史沿革

新丰桥自明代重建后至今五百多年间,多次因水灾、火患以及战火而损毁,但都得益于当地乡民捐资献工得以修复。最近一次重大损毁是在1984年8月1日深夜,桥墩木架突然起火,桥身被烧毁殆尽。其后于1985年春决定重修,1986年12月竣工。此次重建保留了古桥风貌,但桥墩改用花岗岩砌筑,梁架与廊屋立柱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。原江西省省长方志纯为重修后的新丰题写了桥额。

文化内涵与价值

新丰桥不仅是一座交通桥梁,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:

•   人文荟萃:历史上许多名人与此桥有过交集。北宋思想家李觏曾在此桥附近居住讲学,南宋朱熹及其弟子也曾过往此桥前往讲学场所。现代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童年时代也曾寓居在桥北端的小楼里,时常登桥嬉耍。

•   红色记忆:新丰桥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有一席之地。1931年春天,时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曾化装成卖字画的先生,在新丰桥上摆摊设点,秘密进行革命活动,为红军首次攻占黎川做准备。1932年,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驻扎于桥南端的篁竹村期间,周恩来、朱德、彭德怀、刘伯承、林彪、罗荣桓、聂荣臻、叶剑英等众多共和国领导人曾频繁过往此桥。

•   “双桥”文化:新丰桥与邻近的横港桥共同构成了黎川著名的“双桥”景观,两桥一木一石、一廊一拱,相映成趣,被誉为“双龙饮川”。当地政府还曾专门为挖掘和打造“双桥文化”向社会征集诗、词、联、赋等文艺作品,以期丰富其文化内涵。

实用信息

•   地址: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日峰镇人民路242-2号附近。

•   游览建议:新丰桥与横港桥以及两桥连带的市井广场、滨河公园共同组成了“双桥风景区”。你可以将两桥一并游览,感受不同的古桥风韵和历史氛围。桥上及周边区域陈列有一些相关的诗、书、画作品,可以留意欣赏。

•   周边探索:黎川县本身是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,拥有黎川明清老街(已纳入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)、洲湖船形古屋等众多历史遗迹。如果时间充裕,可以考虑深入探索。

黎川新丰桥是一座融合了建筑美学、历史积淀与人文故事的古老廊桥。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规划游览。

3.jpg

版权声明:文章内容均收集于网络,请自行分辨内容真伪性,违规举报:191-7940-9111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344600.cn/lichuanjingdian/4.html